刚毕业的孩子,都想做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与众不同,对么?我似乎对于这一点没那么执着,但是也不是得过且过的状态,还保持着高度的情感敏锐?没有。能让我为之兴奋的事情,似乎越来越少,负面的情绪总是此起彼伏出现,周末接触自然,似乎会好些。
最近的空闲时间都用来做这个side project,以祭奠一下我曾经为学术 献出的申请费和心血,去年此时,每天在哥大Butler图书馆待到凌晨以后,昏黄的灯光总让我怀疑自己的眼睛是否出了问题,但那个时候是专注的投入的,如今的工作,常常需要在不同的状态下切换,长时间的专注似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真正与我同一状态的buddy几乎没有,当以为自己可以独当一面时,却被嫌弃没法独立承担着需求责任的时候,也撑满了对于自己的失望。
缓缓飘落的枫叶像思念,害怕深秋的来临,没有预兆的离世,还有寒冷的早晨。
早晨起床看新闻,然后发现又有一个phd小朋友选择了离开,而且是以一个近乎残忍的方式–上吊,表述中似乎没有对于外在的任何抱怨,善良到让我心疼,似乎生命轻飘飘的就这样地飘走。记得在我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面对未来的忐忑,每一天似乎都要拿出一半的勇气对抗自我,情绪内耗,都是父母和表哥一点点帮我走了出来,那个寒假虽然纽约很冷,我见到了曾经的老朋友Yarelix, 还研究出了鱼和排骨的美味做法,生活似乎一点一点适应着。
如今,虽然回来了熟悉的环境,但是同龄人们似乎考虑的,关心的那些问题,都与我隔了那么浅浅的一汪湖水。我在这头,他们在那头,就像我在五道营胡同看到纽约剪纸,和同行费尽心思解释,却也无法让她感受我的那一份喜悦和追忆交织的复杂感觉。
比较是原罪,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反驳观点不容易,但是反驳逻辑论证比较简单。
确定自己的职业或者未来发展目标时,需要锚定身边的同辈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不清楚,似乎我也的确是常常给自己做竞品分析,不论是在学校的时候,还是现在,思维上似乎还没有太多的进步,因为从小到大,总能找到走在我前面的老哥分享经验,按他的话说,95%的路大部分人都走过,当然可以看看,但我最近反思一下,似乎并不是这样的,即便他们展示了所谓的可能性:国内升学,出国(大部分人还是读书第一步),工作(考公/私企/家族企业…),但是在具体专业和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的探索中,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所以本科的通识教育中的尝试非常重要,能够把可能性列出来,让年轻人们看到,也能让他们有勇气去尝试,而不是在一个虚空的专业虚度光阴。
但另一方面,即便是专门类的技术导向学科,也应该给予年轻人足够的视野,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我不爱看国内科幻的原因吧,因为是小说,就要探讨人性,但是我看不到,大多探讨的人文性的东西在哪里呢?
最近在工作中和Geek们学到了一个新词-Workaround:虽然不能根本解決, 但能避开问题的替代方法,按照目前浅薄的人生经验,可能也难以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周末都被说没定性……虽然和跨专业相关,但也非常想为自己的兴趣辩解,非实用难道就不能证明价值么?)
但另一方面,还是需要时常问问自己,
- 我喜欢的事业是什么?
- 甚至说做的事情?我试过么?还是只是听人家说起过?
- 我和自我理想的状态偏离了多久?而不是我和别人理想中的自己偏离了多久。
- 还有就是:少抱怨,少吐槽,
- 当惯了别人的垃圾桶的我,似乎也能明白爸妈在万里之外听我小声bb的感受了。
- 日行一善,Love is always the answer.
BTW, Z君又补充了一小点,我觉得可以放在此处,还是要坚守一下自己的爱好,在真正喜欢的东西上,少一些外在的影响做出的选择,还有,多晒晒太阳,SAD早就被证明与阳光缺乏有关,虽然很清楚这些朴素的道理,但是似乎从来不正视,实践它。
暂时先小修小补, 或许下周又能发现新的不足美好,周一愉快,元气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