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 New Yorker Annals of inquiry 里面的一篇文章,讲述我是怎么变成我的过程,作者已经成为了一名四岁孩子的父亲,但是当他回想他童年时的记忆,似乎不怎么能够想起很多。文中还提到一个有趣的心理学研究,在新西兰的南部岛屿,有一个城市叫做Dunedin,这项研究已经有超过五十年时间了,研究追踪了在1972年~1973年出生的四千多名孩子们,他们的成长轨迹和生活故事,在不断长大的过程中,研究者们不仅在寻访这些参与者们,同时也通过和他们的亲人朋友的交谈来不断了解个人成长的历史。
The Dunedin Study has followed the lives of 1037 babies born between 1 April 1972 and 31 March 1973 at Queen Mary Maternity Hospital, Dunedin, New Zealand, since their birth. The Study is now in its fifth decade and has produced over 1300 publications and reports, many of which have influenced or helped inform policy makers in New Zealand and overseas.
在2020年,4位Dunedin study的心理学家们合著了一本书 The origins of you: How childhood shapes late life,这本书不仅杂揉进了在美国和英国的相关研究的发现,而且描述了这四千多名个体在几十年中是如何变化的。
Human beings, they suggest, are like storm systems. Each individual storm has its own particular set of traits and dynamics; meanwhile, its future depends on numerous elements of atmosphere and landscape.
心理学家们将个人比作风暴系统,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变化特征。同时,个体的未来又取决于多样的气候和环境因素。只有那些自大狂(egomaniacal) 的人才会相信人是始终如一,不会改变的(正如一直不变的自大狂 Trump)。
风暴的形成,不是个碎片化的偶然,在工业文明褪却的今日,同处在第三次浪潮中的你和我,都被这股新生的文明所不断塑造。
向上流动之门,还敞开着么?
27岁了。
如今的我,又何尝是22岁本科刚毕业时的我呢?
回想从小时候一路以来,一直都是在一个soaring/emerging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即便是08年(小学六年级)那场大萧条,四万亿的政策一出,普通人在国内受到的冲击还是相对比较小的。
但这一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铁拳的打击。
先是年初小声喧哗的突然停更,再到经历上海的硬性隔离,如今席卷而来的中概互联网裁员潮又按着我的头,让我好好看看自己赖以生存的饭碗,麦当劳的麦咖啡都涨到我喝不起的地步,现在真的是对job security 瑟瑟发抖的状态。
不过,停下来想想。
There’s millions of things I haven’t done, and I don’t have any mortgage bills to pay, I don’t even have any expensive hobbies, so I’m fine lah.
来到互联网平民润的唯一目的地—新加坡,后悔的情绪,说实话,是有的。
Once upon a while, Singapore is an ideal place for tech employees who wanna seek a better work life balance and a decent pay.
Now, with the inflation rate goes high and the recession comes, many new joiners of the game are not able to catch up with the forerunners or step on their road again.
I have tried to be completely honest with the choice made by myself. Well, I still miss the good old days, glittering in my mind and flowing in my heart.
因为润出来这一步,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也不是通往幸福生活的捷径。
挣扎是常态,岁月静好才是生活中难得的nice moment.
或许自己对自己确实有些期待,有些期许,有些是不切实际的认知;有些是在字节的优良工具线下被惯坏的脾气;还有些是对曾经悠闲自在时光的留恋。
I have stumbled repeatedly over these weeks, but I know drudgery work is not the end of life, being frustrated all day long will be.
唯独,在这个变天的时代,积攒一些宝贵的personal经验和接触更多有趣的人,才能多一些希望,少一些感伤。
美国人常说一句话:“You’re the average of the five people spend the most time with,” 我认为还是有些道理的。
谋求职业成长和个人成长
今天看到哥大的学姐在博客里边分享自己从entry level到senior的一些职场经验,才明白自己现在遇到的这些问题,其实无论是在中国/新加坡/美国的科技公司里面,都真真切切地上演着。
这篇分享新人如何打基础的帖子让我非常connected, 链接在此。
缺乏业务直觉,对项目的难度和所需时间很难有合理的估计,难以预估项目的impact,甚至还没摸清公司和组里的政治氛围……
吾道不孤,无论是产品经理还是开发,亦或是算法,作为新人,社招,加入新公司后,缺乏很好的mentorship,是无法很短时间内站稳脚跟的;虽然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刻,心理或多或少有些不平,但是如果一直在过去的环境里,似乎也没有这样直面挑战,直面自己的机会。
固步自封很容易,难的是打破自己,还得重塑一个自己。
接受建议,自我迭代,再往前推进,可能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本能/态度/行为
即便一切痛苦都是无法改变的,一切悲伤都是注定的,一切反抗都是徒劳的,人类仍有一个自由──「选择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一切」的自由,而这就是人类的终极自由。
活力:从何处来?
我们每个人每周都有同样的168个小时。但时间也和我们给自己讲的故事有关。当生活充满了必须做的事情,中间只有短暂的休息时间时,我们会被责任击垮。但如果加入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情,让它们与那些必须做的事情竞争,我们对时间的感觉就不一样了。我们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更多的掌控感。
简而言之,当我们把时间花在让我们觉得自己有活力的事情上时,我们的内心叙事就会改变。我们不再觉得生活是一种苦役。